快訊深度

现象头部企业表现抢眼

时间:2025-05-23 03:22:54来源:

  作者:刘晓洁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共享贵玩共享充电宝服务的充电市场规模有望在2020年至2028年以36.9%的年复合增长率进一步增长。]

  2021年,宝怪不赚共享充电宝行业走入变局。现象头部企业表现抢眼,价格怪兽充电登陆美股市场、共享贵玩街电和搜电合并为竹芒科技、充电小电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宝怪不赚

  第一财经记者调查发现,现象共享充电宝服务加速市场渗透。价格公开资料显示,共享贵玩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充电小电科技已拥有超过71万个点位,宝怪不赚已投放近600万个充电宝,现象竹芒科技今年的价格在线商铺点位则合计已突破100万。

  与此同时,共享充电宝企业正陷入一场内耗战,为了挤掉竞争对手、占领优质商户,这些企业以高分成和高入场费换取扩张空间,但由于点位大规模扩张,商户的流量和利润被摊薄,部分合作商户表示盈利情况并不理想。另一方面,消费者正在为这一变化买单,充电宝的租赁费用一路上涨。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共享充电宝服务的市场规模有望在2020年至2028年以36.9%的年复合增长率进一步增长,并于2028年达到1061亿元的总市场规模。到底是千亿生意,还是增收不增利的僵局?共享充电宝行业谜团待解。

  商户分成不低可赚不到钱

  “想把它撤了,挣不了几个钱。”在被问到共享充电宝收益如何时,商户老板邢玮向记者抱怨。

  “我这儿人流量是很不错的,所以之前一朋友就劝我在门口放一台共享充电宝(柜机),说一个月可以拿300到500块的收益,我就安装了。”邢玮在上海中心城区开了一家社区服务店,门店位于街边,属于人来人往的交通枢纽。

  令邢玮失望的是,从安装到现在,共享充电宝带给他的收益没一个月超过200元,大都在100元上下浮动,“最多的一个月是190块,最低的是第一个月,才52块,”邢玮表示,“就这点收益,不如不装。”一方面占用店铺门口的空间,另一方面每天还需要拔电和插电,邢玮觉得很麻烦。

  记者实地走访发现,诸如邢玮这样想退出的商户不在少数。

  共享充电宝企业给商户的分成并不低,通常至少在五成以上。但随着点位扩张,竞争者众,部分商户分得的人流减少,越来越少的收益让他们萌生退意。

  一年前,某二手平台上卖共享充电宝的还是消费者居多——因忘记归还,消费者不得不以99元的价格买断充电宝,转而在平台上卖二手。

  但如今上二手平台搜索会发现,搜索结果多了些批量卖共享充电宝的卖家。据卖家所述,这些被售卖的充电宝大都是从店铺渠道退回的,非全新。

  按照不同的成色,二手共享充电宝价格多在10~30元之间浮动,尤其以10~18元包邮的定价居多。

  头豹研究院分析师史慧伦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共享充电宝行业以覆盖率为王。”对于商户来说,周围的点位越少对自己越有利,但对于企业来说,赢得更多点位就是赢得更多客流。

  靠着直营+代理的模式,共享充电宝品牌还在继续扩充自己的点位,向着三线及以下城市下沉。但随着点位增多,也存在边际效益递减的问题。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怪兽充电单个点位平均营收为4231元/年,而这已经是行业内较好的收入数据。

  企业为谁“打工”?

  虽然部分商户并不挣钱,但业内一直有个说法,共享充电宝企业是在为商户“打工”。

  充电宝的租金是共享充电宝企业的主要营收来源,但租金以佣金的方式大都分到了商户的荷包。在佣金之外,针对部分优质点位,企业还得支付入场费。

  小电科技的招股书显示,2020年其共享充电宝的租赁收入约为19亿元,其中给商家的激励费超过10亿元。拆分来看,包括了约3亿元的入场费,以及7.1亿元的佣金。从2018年、2019年到2020年,小电的激励费率(激励费除以同期共享充电的收益)分别从25.2%、44.2%涨到54.5%。

  怪兽充电的激励费也居高不下。招股书显示,怪兽充电的激励费率从2019年的48.2%提升至2020年的58.1%。在扣除激励费、业务拓展人员的报酬、行政开支、研发开支、折旧等一系列费用后,留给企业的利润并不多。

  怪兽充电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其营收18.2亿元,净利润2330万元,由此计算其2021年上半年的净利润率仅有1.28%,而2019年、2020年其净利润率分别是8.2%、2.7%,呈下滑趋势。

  那么,企业盈利难,大部分商户挣钱也难,共享充电宝行业谁是赢家?答案是小部分优质商户。马太效应之下,20%的商户挣了80%的利润。

  上海徐家汇商场某餐饮店的店员告诉第一财经,店里的充电宝平时交易五六十单没有问题,“周末的话只会更多。”在上海人流量集中的购物商场,充电宝价位多定在4~6元之间,而这家店的定价为5元/小时,按平均每天60单来算,其日流水就能达到300元,一个月这个点位的营收大概能达到9万余元。对于这些点位来说,共享充电是增收的好方式。

  除热门商场的店铺外,如景区这样封闭环境下的热门区域人流也只多不少,不愁挣钱。此前,怪兽充电与上海迪士尼以及上海欢乐谷都达成了独家合作。

  记者注意到,在欢乐谷和迪士尼园区内,怪兽充电的价格都为6元/小时,每24小时封顶价格为30元。这已经是目前市面上共享充电宝的较高价。尽管如此,在园区内,充电宝站点设置得并不少,但在热门时段,往往因为使用频次太高导致充电宝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充电,顾客甚至无“宝”可借,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这样的优质点位往往伴随不菲的入场费。“由于优质点位稀缺,商家掌握较强的自主定价权,共享充电宝企业不得不支付高昂的入场费和分成费以占领点位,因此充电宝企业需要支付高昂的入场费和商户分成费。”史慧伦表示。

  一位代理商透露,行业内优质商户的品类包括酒吧、网吧、KTV、游乐园等娱乐场所,以及餐饮、酒店、便利店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得益于较高的人气,优质点位所得的分成费也会更多。

  在采访中,邢玮就向第一财经透露,目前大部分商户的分成比例在50%~70%之间,但部分月流水高的商铺,“比如七八百以上”,就能和企业二八分成,商铺获得80%的收入。

  共享充电宝为何越来越贵

  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共享充电宝企业为商户输送了大量入场费、租赁分成,企业想要继续活下去、活得好,只能一路涨价。

  共享充电宝踩准电量焦虑的痛点,消费者不得不为其高单价买单。此前,杭州西湖景区的共享充电就曾因其10元/每小时的高价登上热搜,“共享充电宝为什么越来越贵”一度在网上引发热烈讨论。

  针对这一涨价趋势,今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会同反垄断局、网监司召开行政指导会,要求怪兽、小电、来电等8个共享消费品牌经营企业限期整改,明确定价规则。

  据市场监管总局公告,经过3个月的整改后,共享充电宝价格小幅回落。其中,街电逾8万台机柜降价,小电、搜电、怪兽、美团分别有数千台机柜降价。目前各品牌平均价格为2.2~3.3元/小时,标价在每小时3元及以下的机柜占比69%~96%,从最高价格占比来看,均不超过1%。

  公告也提到,相对而言,处于热门旅游景点等相对封闭区域或者繁华商业区的机柜价格仍然高于均价。

  记者近期实地走访上海各商场、娱乐场所、商铺发现,人流较少的区域价格目前在3元左右,但商场中心区域共享充电宝的定价仍然以4~6元居多,酒吧、KTV等娱乐场所价格也多在6元左右。

  艾瑞咨询的报告显示,共享充电的消费群体多为具备较强消费能力、时间价值较高的商务人士、年轻女性、游戏用户和视频用户等。

  作为共享充电宝的一名高频用户,戴悦表示,出门带充电宝会增加额外的重量,感觉累赘。而目前这一价格于她来说是可接受的,“可能用三个小时(共享充电宝),也不到一杯奶茶的钱。”

  瞄准这部分需求的忠实用户,即便共享充电宝涨价,核心用户依旧会买单。但共享充电宝涨到一定程度,有消费者会觉得不可接受,转而寻找替代方案。

  有机构预测,共享充电宝未来仍有涨价空间。2021年共享充电宝每小时均价为3.8元,天风证券在其研报中分析认为,在以各大休闲娱乐场所为付费场景参照下,共享充电宝的低单价使得消费者对共享充电宝单价变化敏感度低,预计2022~2025年均价分别将达到4.1元、4.4元、4.8元、5.2元。

  艾瑞咨询的报告认为,随着共享充电宝市场竞争加剧,商家话语权增强,商家向上游运营商索取的入场费和收入分成也越来越高,导致净利率受到严重影响,大量的资金投入可能使竞争沦为内耗严重的低效竞争。如果渠道成本提高,盈利模式单一的情况持续下去,随着未来电池技术不断进步,用户充电需求频次变低,可能会影响到未来的盈利空间。

  史慧伦表示,对于共享充电宝企业而言,如何基于现有充电宝业务开拓第二业务获得增长是企业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目前头部企业怪兽充电、小电科技和竹芒科技均已经开展第二业务寻求新增长。

  财报显示,2021年二季度,怪兽充电的充电宝销售以及以广告服务为主的其他业务营收为3160万元和92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83.2%和111.1%。

  史慧伦认为,除现有充电宝业务外,第二业务或将成为新竞争重点。

  (文中邢玮、陈玲、戴悦均为化名)

推荐资讯
华为p30参数,华为p30参数建设详细代价

华为p30参数,华为p30参数建设详细代价

Patta 携手 Converse 推出「4 Leaf Clover」全新系列

Patta 携手 Converse 推出「4 Leaf Clover」全新系列

三友集团打造全国纯碱和化纤行业排头兵,企业新闻

三友集团打造全国纯碱和化纤行业排头兵,企业新闻

重磅!GB 5009.305

重磅!GB 5009.305

虞书欣女母公司被履止标的222万余元 曾自称直接管害人

虞书欣女母公司被履止标的222万余元 曾自称直接管害人

粉嫩的「抗乳腺癌」KD 16 “Aunt Pearl”系列

粉嫩的「抗乳腺癌」KD 16 “Aunt Pearl”系列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快訊深度   sitemap